諮商心理師 施呈翰
小明剛與小美 交往時濃情密意,不論 對方 做甚麼都令人 感到甜蜜 但 隨著時間流逝,爭吵、衝突不斷上演 ,讓小明覺得 原本相處時 的 幸福氛圍 漸漸變成難以忍受的折磨 ,原本的愛就好像消失了一般 。到底是甚麼讓我們 曾經 眼中的美好,變成一個最 醜 惡的敵人。就連小小的衝突,都會引發我們最強烈的反應其實絕大多數人 在爭吵後 都會感覺到,引爆衝突的「事件」沒那麼重要,甚至有一大堆
可以應付解決的方法,但就是對方的態度,讓我們心中總有個檻過不去。 那就是我們「受傷」的情緒。當相處的時間拉長,除了兩人世界外,現實帶來的困難與人生不同階段的挑戰,都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強的壓力,這些壓力會讓我們變得脆弱,期待能讓世界運轉得更「安全」 更符合我們所期待的樣子。所以對另一伴開始有了比過去更嚴苛的期望, 每次與預期有 一點點的不同,帶來的都是滿滿的失望與危機感,也讓我們開始憤怒, 直 到最後輕而易舉地引發戰爭。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愛對方了,而是原本飽滿的愛,因為沒辦法好好的表達, 讓它 變成一把沉重的鐵鎚,字字句句大力地敲在彼此心上,讓我們很受傷,也不願意原諒對方的傷害。為了避免戰爭的發生,我們可以在彼此的心中多存一些「情緒硬幣」,這能讓我們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保留更多對另一伴的信心。這些就像是銀行的儲蓄一樣,當我們面對突發狀況時,能有餘裕去好好地應對,而不至於被一些小小的事件點燃。每一次 小小的 鼓勵、支持都會是一筆筆情緒銀行的入帳,而一些不起眼的態度、回應,也都會是我們所沒注意到的開支。 其中四種最容易在無形間消耗彼此愛意的行為如下
(一) 抨擊
當對事情的討論,因為情緒而變成對人本身的指責和評價時,那很容易讓人感到「被攻擊」,從而覺得自己是不好的,導致很多負面情緒的現身。典型說法: 「你每次都 」、「你就是 ………」
(二) 防衛
抨擊出現後,被指責的一方會試著保護自己或反擊對方,目的是讓攻擊可以停止。但通常這樣的解釋或回應反而會激怒對方,而讓攻擊更加劇,使原本的溝通升級成衝突。典型說法: 「我才沒有 」、「你還不是 」
(三) 輕蔑
當衝突一再出現後,緊繃壓抑的情緒會讓彼此感到疲憊,雙方會開始想要避開衝突,回到平靜狀態。但因為對於彼此的觀感還留有許多負面的情緒債務,這時便會由原本的言語防衛,變成一種貶低、瞧不起的態度來迴避對方的抨擊。但這樣的反應,反而更容易點燃隊,導致衝突瞬間爆發。典型反應「這傢伙又來了 翻白眼 」「他又要無理取鬧了 」
(四) 漠然
到了最後,對於彼此發出的訊息會被自動屏蔽,拒絕和對方有任何的情感交流,形成一種麻木的狀態。當這種冷漠與忽視出現在關係中,就是最傷人的一把刀,給我們的關係帶來最大的傷害,也是關係結束前最大的徵兆。當這些狀態經常出現在自己的關係中時,不妨與伴侶一起冷靜一下,彼此安撫,而不要讓這些脫口而出的情緒,傷害兩人的之間的愛。
如果您或生活周遭的親友有情緒困擾,想要找人談談時,可以撥打衛福部1925 安心專線、生命線 1995 與張老師 1980 協談專線。目前桃園市設置 25處心理諮詢面談服務據點,如果您有需求,可「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s://mental.tycg.gov.tw/ tw/)預約或填寫諮詢問答,由專業心理師提供心理諮詢面談服務,期望透過專業心理師的協助及陪伴,陪伴您度過情緒低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