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每個人都能盡一分心力-新住民族群心理健康促進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每個人都能盡一分心力
-新住民族群心理健康促進
居善醫院 張雅晴社會工作師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新住民姊妹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成員,例如街上常見的越南小吃店、美髮店、工廠,都可以見到新住民姊妹努力在臺灣打拼的身影。從1970年代開始,臺灣有少數男性透過管道與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婦女結婚,且人數逐年增加,已成為臺灣繼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的第五大族群。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周遭都有新住民姊妹,可能是我們的鄰居、同事、朋友,或家人。這群堅韌的女性,獨自一人來到臺灣落地生根、建立家庭,各自走過生命歷程,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而身為她們的家人、同事、朋友或鄰居,我們又可以透過哪些方式幫助她們呢?
  助人的基礎是同理的態度,當我們談到新住民生活適應時,可以透過自己曾經到外地生活、人生地不熟的經驗來想像她們適應臺灣生活的過程,拉近彼此的距離。大部分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新住民姊妹不諳中文,即便來自中國者也需要適應簡體與繁體中文的差異。她們在臺灣沒有熟識的朋友、家人,需要適應與母國不同的文化、氣候及食物,有時甚至還要面對部分臺灣民眾對她們的歧視眼光。
  根據王秀紅、楊詠梅(2002)的研究顯示,即便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移民本身就是一種壓力調適的過程,壓力源包含文化適應、經濟困境、語言隔閡、缺乏社會支持等。跨國移居的議題不僅涉及住所的變動,還需要面對新的社會環境與社會規範、失去與過往資源網絡的連結,也遠離了原本擁有的社會支持系統。這其實是一個充滿不安全感、相當孤單的過程,很需要其他人的陪伴。甚至國外學者Yoshihama, M., & Horrocks, J. (2002)的研究指出,女性跨國移民同時身處種族、性別與權力的多重弱勢位置,常因為多重壓力源而有較高的機率出現憂鬱傾向與自殺風險。
  針對如何增進新住民女性生活適應能力,建議可採用下列方案:
  首先,語言掌握能力是移民能否適應移居生活的關鍵,諸如人際交流、日常生活事務皆需要基本的中文能力才可以勝任,長期依賴他人協助亦可能導致自尊的減損。因此,如伴侶、家人、朋友是新住民姊妹,一定要鼓勵她們積極參與中文的學習,語言學習也是瞭解文化最好的媒介,掌握基本語言能力後,新住民姊妹在臺灣的生活也可以開始慢慢融入及擴大生活圈,開啟不同的生活可能。
  其次,我們還可以鼓勵新住民姊妹多與社區資源網絡接觸,結識母國同鄉,建立交友圈。無論來臺多久,母國的文化、語言及食物,都是新住民姊妹最懷念的事物,能提供心理上的慰藉。以桃園市為例,除了有新住民文化會館不定時舉辦文化交流活動,也在全市各處總共輔導設定了21處新住民社區關懷服務據點,讓新住民姊妹在住家附近就能夠接觸母國的支持網絡。筆者過去曾跟隨指導教授到新住民社區關懷據點訪談,發現這些關懷據點可能坐落於社區民宅中,環境不是太新穎或豪華,但各有活力與特色。新住民姊妹們本著相互支持的精神,彼此提供所長互助,例如有些據點提供課輔方案,有些則有美甲課程、舞蹈班、烘焙課程等等,參與其中的姊妹各個眼神充滿了光彩,在過程中交到朋友,也發展出自信。有興趣的民眾,可從桃園市社會局的網頁,找到住家附近的新住民社區關懷據點資訊,其中也貼心的提供包含印尼、越南文等不同語言版本的單張。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尊重新住民母國文化。已有許多學者指出,多數臺灣人對中國或東南亞國家的認識來自媒體的論述,有經濟弱勢、災難與落後等刻板印象,造成臺灣民眾對這些國家的歧視心態,也常將該地區的人民視為次等公民。可實際上,一國的經濟能力不等於文化能力,歧視心態也多半來自不了解。其實臺灣屬於海島國家,每一個人不是移民就是移民的後代,各自有獨特的生活樣貌,腳踏實地的在這塊土地生活。破除歧視與偏見其實沒有那麼難,重要的是保持開放與彈性的心態,誠實面對自己,尊重這些雖然比我們後到臺灣,但也一同在這塊土地上努力,與我們沒有那麼不同的新住民姊妹,就是我們對新住民心理衛生所能做到最好一分心力。

參考文獻
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婚姻婦女的健康。護理雜誌,第49卷,第2期,頁35至41。
顧燕翎、尤詒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20至29。
Yoshihama, M., & Horrocks, J. (2002).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victimization among Japanese American wome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0(1), 205-215. doi: 10.1037//0022-006X.7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