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氣資訊
    • 113-07-27
    • 星期六
    • 下午 04:23
  • 災害示警
    災害警示資料無法擷取

為年輕生命加油-淺談青少年的自殺防治

  • 發布單位:衛生局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為年輕生命加油-淺談青少年的自殺防治

親愛的你為什麼想自殺?

 前一陣子媒體報導了一則有關青少年自殺網站的訊息。是關於年輕朋友透過網路討論著如何結束生命的方法,甚至相約要一同共赴黃泉、這個訊息再加上鄰國日本自殺事件頻傳,真是造成許多人的擔憂與重視。其實由於社會快速變遷,資訊往來開放及自殺行為日漸增加,相信這些議題必定早在不易看見處醞釀。

 其賞對於青少年自殺事件的關注,早從北一女資優生結伴自殺開始,就引起了社會大眾及相關專業的注意,後來九歲國小女童上吊自盡,更增加了社會對年輕朋友的自殺問題的惋惜,不解及困惑等複維的感受。在面對青少年自殺身亡的事件,大多數的人都會百思不解的問道:「人生還有大好前程,為什麼要自殺呢?」、不過或許大家所謂的大好前程,就某些青少年而言,或許是條又長又黑的隧道,不見光明,也不見未來?

 根據衛生署公開的自殺統計,自殺在最近這幾年已躍升為國人10大死因,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自殺的比率也有大幅上升的趨勢。92年自殺更成為青年人(15-24歲)主要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僅僅次於事故傷害、而桃園生命線在92年9月曾對人桃園地區300位國中生所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約有一成(9.4%)國中生有自殺傾向。自殺者年齡逐漸年輕化的現象,其實在其他國家像美國、日本也有相同的現象。不過因為自殺在-般的觀念不論國內外均被視為是一種不名譽的事,所以許多學者推測有可能會以意外死亡公佈,所以有被低估的可能。

了解青少年之自殺行為

 當我們問到:「活著有什麼好?』時,我們不難想像到,選擇以如此激烈手段對待自己著,必定經驗著極大的痛苦。有關自殺者心理層向的研究,學者Edwin Shneidman在1985年以十個自殺行為關聯的心理層面的共通性為基礎,提出一個自殺的革新理論模式:

(一 )自殺行共逋的刺激源是無法忍受心理上的痛苦。

這主觀的感受,源於自殺「不願」或「無法忍受」心理需求的滿足,受到阻礙或阻擾而產生的痛苦。自殺行為被當成是逃離難以忍受情緒的出口。

(二)自殺者共通的壓力源是心理需求的挫忻。

自殺行為通常源於自殺者重要心理需求受挫。例如,成就需求、自主需求,關愛需求...等。

(三)自殺者共通的目的是尋求解決之道。

自殺者總是嘗試解決一個問題或生命課題。

(四)自殺者共通的目標是中止意識(cessation of consciousness)

自殺者不是真的想死,他們的目標只是要停止他們個人意識或精神上的極度痛苦情緒流動。

(五)自殺者共通的情緒是無助,無望感。另外,自殺者通常也經驗強烈的孤獨感。

(六)自殺者共通的內在態度是矛盾。

自殺者被兩種對立的驅力撕裂,想結束所有的渴望與期望被拯救。

(七)自殺者共通的認加狀態是僵化的。

對事情的解讀,有非黑即白或僅持有一種觀點的傾向。

(八) 自殺者共通的人際反應是以自殺的方武意圖溝通的。

自殺是一種溝通行為,自殺當事人是藉著自殺來引起別人對其生活困境的注意,並給予同情和支持。百分之八十的自殺都有跡可循,這些徵兆中,有時是「以哭泣來求助」的方式出現。

(九)自殺者共通的行為是視自殺為一種出口。

「出口」意指從沮喪的情境中離開或逃避,自殺是處於困擾中個體尋求永遠解決問題的方式。

(十) 自殺者共通的一致性是面對各種個同的壓力情境,大部份時間是以一種前後一致的行為模式出現。

 當我們了解到選擇自殺者的內在感受時,我們就可以比較能體會,問理當事者經歷過的痛苦,及抉擇的歷程。許多的學者都同意,青少年的自殺是長期不安、壓力、挫折、失望、悲觀及衝突多重感受累積而成。

一些自殺迷思的澄清:錯誤的想法

學者們提出關於青少年的自殺行為存在著一些經常為人所誤解的迷思,包括:

1. 經常說要自殺的人絕不會真的去自殺。

2. 和想自殺的人談論自殺會提高他們自殺的危險

3. 一旦企圖自殺者表現出較改善的跡象就表示機已經過了。

4. 自殺的人都是沮喪憂鬱。

5. 自殺只會發生在某一類型的人身上。

6. 自殺失敗的人不會再度嘗試自殺。

7. 自殺經常是突然發生毫無預兆的。

8. 自殺會遺傳。

 上述這些敘述都是不正確的觀念,但是,許多人並不清楚,這將容易造成自殺防治網絡中的一個缺口,非常值得大家的注意。因為經常說要自殺其實是自殺警訊:和想自殺的人談論自殺其實能減低焦慮而減低自殺行為:並非憂鬱或精神疾病者才會自殺,焦慮,衝動也會造成自殺:高危險群的人經過適當的處理會正常的活下去。

作者: 桃園縣生命線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