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漢娜的遺言>淺談青少年自殺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從<漢娜的遺言>淺談青少年自殺
諮商心理師 李家佩

  最近在新興媒體NETFLIX上有一部熱門的影集〈漢娜的遺言〉(Thirteen Reasons),影集探討著近年逐漸被世界衛生組織重視的「青少年自殺」議題,內容描述一位16歲的高中轉學生,因為種種的人際因素而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部影集在美國獲得了極高的收率,也掀起一股對於青少年自殺議題的討論熱潮。作者 Bryan Yorkey 曾談起他在書寫<漢娜的遺言>時的創作理念:“我們希望這會激起年輕一輩的人們開始討論的動力,特別是青少年與他們的父母。這些事件每天在世界各地上演,受害者處於極度困境,他們很難尋求協助,很難談起自己的感受與經歷。”

  是的!當一個人處於極度的困境,且認為自己的感受難以啟齒時,就更遑論要尋求協助了!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的統計,「自殺」已成為青少年十大死因的第二名(第一名是「意外」),2019年就有近8000人次青少年(15~24歲)因自殺企圖被通報。

  現今社會中,當我們談起自殺,我們的印象多半來自於新聞及媒體報導,在報導的內容中可能僅簡單、聳動的陳述著,青少年因為人際、感情、學業、家庭等因素,選擇走上絕路。而我們習慣在被灌輸的資訊中找出一個受害者、一個加害者,而將事件的成因歸咎於加害者造就了受害者,但自殺事件可以如此簡單的歸類嗎?「自殺」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如果仔細地探究每一個事件,會發現通常不是一個單一的原因就能夠造成自殺事件,背後往往有很多複雜的成因,如生理、心理、社會、文化交織而成,產生的一個悲劇性的結果,而事件通常只是最後一根稻草。就如同影集所傳達的,我們可以說青少年自殺不全然是誰的錯,但從另一面看來卻又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身為照顧者的我們是否善盡職責關心、傾聽孩子,理解孩子在校園的生活狀態?而身為一個老師,我們是否觀察到學生遭到排擠、霸凌需要協助?身為同學,我們是否每日漠視暴力事件的發生? 我們難以直接的說明一件事是因為一件單純的理由所造成的,當我們聽到一個人自殺,我們總覺得只要找到一個理由,歸咎於某一個人或某一件事,身為這個社會一份子的我們責任也就了了。但所有的遺憾都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結果,太多,也太沉重到不知要從何探就起。

  從心理層面來說,選擇自殺或曾經自殺過的人都會有很深的挫敗感,覺得在這樣的情境之下『無處可逃』,而且是『沒有任何解救辦法的』。所以自殺成了當事人認為的『唯一解決方法』,也在決定自殺之後,當事人因為感到有了解決方式而在原本沮喪的情境中突然冷靜或是快樂起來。 其實在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前,當事人想活和想死的念頭一直不斷的拉鋸,雖然一方面很想逃離生活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有活下來的渴望。 他們常常會有『我希望能死掉』、『我無法忍受這件事』、『我是個魯蛇』、『我是多餘的』、『我是家人的負擔』或是『沒有我大家過的更好這樣的想法』。 如果當事人透露一些想要自殺的訊息,我們必須要嚴謹的對待,並且冷靜且沉穩的詢問對方。 因為我們的坦然以及傾聽,對方反而能夠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也較為願意抒發自己內在的混亂與痛苦。我們才有機會幫助他。沉默是會讓對方認為我們漠不關心的。

  如果照顧者能夠了解青少年所承受的壓力、傾聽他們的困難,並根據青少年不同的能力及個性,給予不同的協助,尊重孩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必能協助孩子培養出堅韌的性格來面對生命中的風雨與挑戰,在此,期待天下的照顧者們都能夠傾聽並理解你們的孩子。青少年族群,是從家庭出發、正前往學校學習,更逐步開始探索社會的年輕力量,是一群既需要支持、又尋求獨立的特殊族群。青少年的服務介入除了需要耐心、愛心與專業外,更需要尊重青少年對於生命的想像,方能適切引導,綻放生命價值。別忘了,人人都是自殺防治守門員。當遇到緊急的事情,妥善運用「1問、2應、3轉介」的危機處理流程,協助遇到危機的青少年,度過生命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