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住民心理健康促進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新住民心理健康促進
王鵬智 臨床心理師
  隨著全球化的影響,跨國人口流動的人數上升,使得不同的文化得以碰面,台灣也在此浪潮之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也變得更容易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的新住民,而且各個年齡層、社經地位都有,甚至目前已有新住民第二代的出生。當這些族群人數每年都在成長時,他們的心理健康促進已然成為現今社會不容忽視的議題。
  今天我們要從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的角度來談,是指因個體的文化與新環境的主流文化相互接觸,從而導致的文化變動以及心理變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持續地互相接觸著,而導致一種文化同化其他文化的元素。兩個文化之間的文化適應既可以是單向的,也可以是交互影響的。一個人到一個新的國家、環境,個人的文化與所處環境就會進行一個文化適應的進程與結果。通常會產生4種不同形式的結果,4種形式分別為:1-隔離,2-整合,3-同化,4-邊緣化。
  第一種適應形式為隔離,指個體完全活在自己的小圈圈當中,不接受也不敢與主流文化有接觸。例如在世界各地有許多移民人口,許多的第一代移民,因為語言、風俗習慣不同等諸多複雜因素,使得很多人不願與其他文化交流,而處於隔離狀態,此種型態的生成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第二種適應形式為整合,這一種也是最好的適應結果。個體能夠保留自己文化的整體性,同時也能接受主流文化,使兩者能夠相互融合。第三種的適應形式是同化,同化是指個體完全融入到主流文化當中,已失去個體文化的主體性。有人會說這不也是適應良好的一種模式嘛?這也不全然是,他只是完全認同主流文化的思想、語言、生活方式,但主流文化是否接納?又是一個新的議題,另外,當他回到自己的文化族群、國家,他的原生文化認同感已喪失,他如何與原來的社群連結,也是一個很大議題需要努力的。最後一種適應形式是邊緣化,因為極端的適應不良,使得個體無法融入主流文化,同時個體也不喜歡及認同自身原有的文化,這種類型的人比較容易有心理支持的需要,透過了解這些族群的主流文化以及適應不良的原因,才能找到合適的心理支持方式及管道。
  從過去文化適應的研究當中顯示,除了整合型式,其他的適應類型,都會對個人的心理健康適應有程度不一的影響。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幫助來到台灣生活的新住民朋友至少在文化適應上能夠朝整合的類型努力呢?
  第一個是從我們個人層面,從接納開始。不論是到家中幫忙照顧長者的新住民朋友,或是公司工作的中高階主管又或者是職場中的專業技術人員,從個人到組織,營造一個接納新住民朋友的環境,讓他們有機會去接觸不同於自身的文化,並主動向他們說明我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節慶。反向來說,我們也可以請他們向我們說明他們特定的生活節期與習慣,因著彼此接納尊重,從文化心理層面就能降低適應的困難。
  其次從政策面來說,部分地方政府也開始辦理各國的文化節慶,有助於多元文化的交流及認識,且因為藉由籌辦過程,也可興起團隊,讓同文化的人也因特定的文化節慶活動,讓他們可以對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認識與認同感,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此外,近年社區教育也開設各種語言課程,除了可以學習中文外,有些教育程度高的,也可開設他們當地語言的學習課程,這對新住民第二代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新住民第二代跟著他們的父親或是母親的母語學習的機會相對減少許多,國外的研究也發現此一現象,特別是青少年階段的學生,在文化適應歸在邊緣化的人數是相對的多數,憂鬱的比率也相對高,是我們要注意的現象。
  總而言之,新住民的心理健康促進,除了一般所要注意因環境適應而產生的壓力之外,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 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子之一。而我們可以藉由最基本的接納開始,打開文化的心理接觸歷程,進而由環境面予以配合。這樣也可使我們更加了解新住民的生活集文化,而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也有更全面的認識與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