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理師 邢正欣
「我好擔心我的孩子,他只要一生病,我就覺得天要塌下來,一定是我懷孕的時候沒有照顧好他,是我的錯…」。
「我應該要花時間陪孩子的,可是我也要上班,回家還有好多事情等著我做,我討厭自己說話不算話,我真的是一個很糟糕的母親…」。
「有時候我只是想短暫休息、滑個手機,但先生就會指責我沒有聽到孩子在哭嗎?一整天在家裡這麼閒連照顧孩子都做不好,你還能做什麼」?
在過去的諮商經驗中,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常是進行討論的核心議題,這也代表從我們出生這一刻起,與母親的關係將會影響我們日後的各項發展,以及與他人親密關係的狀態。母親是一個偉大的職業,全年無休,24小時都在營業,也常承受過於巨大的責任,但往往已經這麼辛苦,卻又常因為孩子狀態或其他人的批評與指責,而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母親。
英國小兒科醫生與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D.W.Winnicott)(1896-1971)提出「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理論,他認為母親是嬰兒從出生開始的重要他人,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繼而發展出孩子真實的自我,這也取決於母親是否能夠在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慢慢退出與放手,協助孩子成為獨立自主的成人。因此,身為母親並不需要全然地滿足孩子任何需求,甚至苛責或犧牲自己,溫尼考特(D.W.Winnicott)鼓勵母親們,在教養的過程中沒有所謂正確的教養,不需小心翼翼、期待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完美這件事情本身就不存在,只要母親本身足夠穩定和敏感,能夠理解、發現孩子的真正需求,並即時給予回應,提供孩子足夠的環境與愛就已經足夠,孩子會感受到自己不論是好是壞,都依然被支持與涵容,其餘條件都不是必須。
成為母親的路上也許顛簸崎嶇,但別忘了傾聽自己與照顧自身需求,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或無能為力,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示範,因為在充滿理解與愛的環境下都是安全的、被接受的喔!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如何調整自己目前的狀態,或當生活無法平衡,想找人談談時,除了可撥打1925安心專線、1995生命線、1980張老師 ,目前桃園市有提供25處心理諮詢面談,歡迎至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 (桃園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預約或填寫諮詢問答。另外,若是產後6個月的媽媽,「只要您和配偶其中一方設籍在本市」,也可以使用桃園市「產後憂鬱心理諮商計畫」,讓專業的心理師陪你聊心,重新練習與找回遺失的自己。
參考書目: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