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如何陪伴自殺危機的家人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如何陪伴自殺危機的家人

很多自殺者的家人或朋友總是在遺憾發生後,才後悔沒有警覺或是輕忽了對方釋放出的訊息。想自殺的人,通常處在非常孤立且想放棄的狀態。要打破這種孤立,就是要想辦法跟這個世界聯結,而家人就是很重要的聯結,家人應保持關心而且心情儘量穩定,不要過度情緒化,否則企圖自殺者可能有更大壓力,或選擇封閉自己不願溝通,反而適得其反。

一、如何預防自殺行為發生?

1、 多數自殺的病患都曾直接或間接提過想死的事,因此要注意自殺的警訊,不要認為宣稱要自殺的人絕不會自殺。

2、 密切觀察病患的行為,發現有自殺的先兆,應隨時陪伴病患。發現自殺先兆時,應給予充分的關心和支持,鼓勵病患說出心中仇恨、憤怒或哀傷,最好能鼓勵或協助病患就醫。

3、 安置於安全、溫暖的環境,除去周圍的危險物品,清晨或深夜的時段須特別注意。

4、 耐心傾聽病患的心聲,讓病患感覺到有人關心他、了解他、願意幫助他。

5、 不要否定或譏笑病患所說的話,也不要和他們爭論。

6、 情緒改善後,至少三個月內仍需注意和提防病患有再度自殺的可能性。

二、走過傷痛

很不幸地,不管我們如何努力地去防止家人的自殺,總是難免會遇到不幸的情形。家屬容易過於自責,用太多的罪惡感來懲罰自己,生離死別是人生最大的創痛。且自殺者家人的種種負向情緒反應中最為強烈的是羞恥感,因為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自殺是不榮譽的,可是家人卻須承受這個烙印。如何處理失落所引起的複雜情緒,接納「死不復生」的事實,也是我們可以努力的問題。

三、注重自己的感覺

有重大失落經驗的人,麻木、幻覺、混亂、託夢或被死者獨佔心神等皆可能會出現,這些經驗其實是正常悲傷反應,隨著時間應會慢慢平靜。若覺得非常不舒服,可以尋求精神醫療或民間諮商機構協助。

四、允許時間去悲傷

悲傷的生者若急著想克服失落以回歸正常作息,這樣反而成為障礙。悲傷過程中,有某些時刻是特別難度過的,如週年忌日、逝者生日等。要體認這是一個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漸進的,這樣心理負擔才不會過大。

五、照顧好自己不要苛責自己

很少會像照顧瀕臨自殺的家人這樣容易耗盡心力,請全家人共同面對問題,互相支持,相信能渡過這段遺憾與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