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成癮大哉問
尚語身心診所醫師 陳志瑋
前言
網路帶來便利性,但同時也衍生新的問題。這是一個網路遊戲盛行的時代,愈來愈多人沉迷於其中而無可自拔,甚至嚴重影響到其他的日常活動,出現心理、行為與神經發展的失調,而構成所謂的網路遊戲成癮,像這樣的症狀能接受治療或預防嗎?
網路遊戲成癮是疾病嗎?
網路遊戲成癮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在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雖尚未被納入正式的疾患 (disorder),但在手冊的第五版已經將此列為值得關注的事項,而另外一個診斷系統國際疾病分類的第十一版已正式將遊戲成癮 (gaming disorder) 列為精神疾病。
電腦遊戲本身不一定要連接網路,但新的電腦遊戲完全不使用網路的很少。即使該遊戲在遊玩時不需要使用網路,也會利用網路來增加互動性。像是在遊戲中增加多人模式 (multi-user mode) 或是利用排行榜 (leaderboard)、社交網路 (social network) 等方式激發遊戲玩家間既合作又競爭的心理。
網路不會成癮,遊戲才會
當我們在關注網路成癮和網路遊戲成癮時,要注意重點並不是網路,而是在網路上從事的活動,包括網路遊戲。網路 (the Internet) 是電腦間相互連接的技術,而電腦間可互傳資料這件事本身並沒有成癮性。對網路成癮者和網路遊戲成癮者來說,透過網路所帶來的豐富內容 (content) 才是上癮的因素。
開發電腦遊戲的團隊在設計遊戲時,本來就會在遊戲中放入各種吸引玩家的要素,讓玩家黏在遊戲上更久、付更多錢給遊戲公司。例如,在萬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中,遊戲公司的收入並不是平均地來自每一個玩家,少數會追求排名的頂尖玩家貢獻更多。這些頂級玩家會為了勝利與榮耀付出大把金錢,而其他付出少量金錢或完全不付錢的玩家基本上只是陪玩。
遊戲是有害的嗎?
遊戲中或多或少會有暴力、情色、藥物等情節。要成就 99 級的主人翁得要堆積無數的魔物屍體。許多美式角色扮演遊戲可以用藥物暫時增強角色的能力,而這些虛擬藥物在遊戲情節或現實生活中具有成癮性。心智成熟的玩家可以區分現實和虛擬的差異,但這些情節有可能引起兒童或青少年的模仿效應。所以,政府會根據遊戲內容對遊戲分級,像是台灣的遊戲軟體分級管理辦法。
當我們在討論網路遊戲成癮時,較少從遊戲內容的角度來探討,而是從玩遊戲的模式來看。詳見下文。
玩得久不如玩得巧
不論是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或是國際疾病分類,對於遊戲成癮的定義都和玩遊戲的模式相關。像是耗費過多時間在遊戲上,無法自制玩遊戲的時間,因玩遊戲影響學業、工作、人際等面向,用遊戲抒發憂鬱情緒等。要注意單就玩得久一項條件並不構成網路遊戲成癮,能夠兼具遊戲和人生的熱情玩家並不是身心科醫療人員所要介入的對象。
防止沈迷的措施
由於網路成癮和網路遊戲成癮相當普遍,許多政府都有防止遊戲玩家沈迷的措施。像是大陸的網路遊戲中會加入防沈迷系統,或是南韓會禁止未成年人夜半在網咖逗留。但只用這些政策性措施的效果有限,因為玩家自然會想辦法去繞過這些限制。所以,對於網路成癮和網路遊戲成癮的高風險族群,還要加上額外的介入 (intervention)。
鑑別潛在的身心疾患
對部分網路遊戲成癮者來說,網路遊戲成癮本身只是浮在水面上的表象,實際上這些個案帶有一些潛在的身心疾患,像是憂鬱或焦慮疾患。當這些身心疾患好轉後,伴生的網路遊戲成癮也會跟著改善。有時候,網路遊戲填補了個案內心的脆弱面,像是從角色扮演遊戲中重建自我認同或是在社交遊戲的互動中獲得人際關係。
然而,電腦遊戲和網路遊戲本身就有好玩、令人著迷的特質,治療共病不一定對所有的網路遊戲成癮者都有效。
網路遊戲成癮的治療
心理治療是網路遊戲成癮常見的治療方式。網路遊戲成癮患者時常有失功能的想法,像是「在遊戲中才有人關心我」、「在遊戲中才會有成就感」。失功能的想法會讓個案固著在遊戲世界中。治療師會辨識出這些失功能想法,並加以調整。以漸進式的過程,讓個案的生活重回常軌。
除了個人心理治療外,家庭治療也是選項之一。家庭互動有可能會在有意無意間助長個案的遊戲成癮行為,像是「在家裡玩才不會學壞」。治療師會辨識案家中失功能的互動,並加以調整。
至於藥物治療要考量個案病情,無法一概而論。對於嚴重的個案,和網路完全隔離是有必要的。在國外會有為戒治網路遊戲成癮而設置的短期訓練營 (bootcamp),在台灣則是以短期住院來替代。短期隔離的意義在於破除網路遊戲對個案所帶來的制約。在消除制約後,仍然要重建常態性的生活,否則很容易又掉回成癮狀態。
預防勝於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老話也適用於網路遊戲成癮。隨著玩遊戲的時間變長,個案的行為會更固著,要改變也會更加困難。當發現親友長時間黏在網路遊戲,甚少休閒活動及社交活動時,就要注意該親友是否已經不自覺染上網路遊戲成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