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如何陪伴情緒危機青少年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如何陪伴情緒危機青少年
曾嘉妙諮商心理師
  兩三年來,她一直忍耐,即使是在父母的離婚風暴中,她在學校仍舊表現適應良好,想起國小的時候都是學校的模範生、資優生,不曾讓父母擔心過,現在,也依舊可以完美、可以堅持,相信努力一定可以有好結果。
  不料,在人前表現堅強開朗,戴著微笑面具過生活的日子愈來愈辛苦,父母離婚後的小靜跟著爸爸住,還有一個弟弟要照顧,身為長女,覺得要把心裡的傷要壓抑好,才不會影響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才不會讓周圍的人為自己擔心,小靜認為要把情緒壓抑下去才能好好做事,才能好好把長輩交待的事做好,只是,覺得最近很奇怪,愈來愈無法讀書專心,常常一個人靜下來時便感覺內心被層層隔離一樣,不想要有任何人際接觸,也做什麼事都開心不起來,跟朋友或父母在一起時,會假裝開朗跟主動找很多話題度過焦慮。
  從國一開始,每年過年的時候,便莫名的有一些想結束生命的念頭,常常在新年新希望的筆記本寫著,今年一定要結束生命,覺得人生很沒意義,不知道怎麼活下去,覺得活著很不快樂,開始思考各種方法,覺得跳樓好像蠻方便的,有時繞過教室高樓層學長姐的教室,便不經意看了一下他們的課表,看看星期幾有空堂,好像是跳樓的好時機……。
  壓抑負面情緒假裝開朗、因無法達到期待而自責、不想求助,經常是青少年走向憂鬱甚至走向自殺企圖的三把刀,而根據自殺通報顯示,青少年(15-24歲)自殺人數從2017年到2018年明顯攀升,更青少年十大死因中高居第二位,筆者於這些青少年自殺未遂後進行心理治療中發現,當青少年在原生家庭中必須表現符合大人期待,不太允許自己求助表達脆弱,便成為活下去的阻礙,不少青少年在好不容易跟大人說出心理話之後反遭二度傷害,許多父母將眼光放在孩子應該表現符合行為規範與優秀成績上,讓孩子難以有適度時間休養、學習調節情緒,或者父母自己亦有焦慮憂鬱情緒,使孩子扛著父母的情緒再勉強自己前進,活得愈來愈累。
  在此狀態之下,情緒危機的青少年內在有許多衝突,可以在痛苦環境壓力下找到生存方法必然有些優勢,這些優勢讓自己在困境中得以求生存,像是能夠獨立自主照顧自己、謹慎滿足環境的需求、或有些創造力或才藝或成績被肯定、敬業負責等,可能是一直以來可以讓乖孩子們看起來還不錯的保護因子。
  而現在情緒危機產生時,當青少年不想繼續活下去的痛苦是因為有些內在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筆者從心理諮商探索中發現正處於情緒危機的青少年對於自我接納、自我肯定及愛自己的部份非常匱乏,過去常常從他人眼光中得到肯定來肯定自己,可是心裡卻總覺得自己不好,若青少年有著順從他人、否定自己的價值觀,常常在生活中而努力付出,卻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現在要找回自己不容易,得先練習做自己可以平靜放鬆的事,先情緒調節,才能有思考能力。
  許多周圍的陪伴者會在這個時刻鼓勵情緒危機的青少年勇敢面對或對其堅強努力給予肯定,這個部份是有風險的,因為情緒危機的青少年已經在內在逼迫自己承擔了過度負荷的壓力,此時陪伴他們往抒壓、耍廢或與大自然、美食等令人身心較為放鬆的人事物連結是較為洽當的,當情緒得到緩解之後,再慢慢思考問題解決方法,不過不應操之過急,不要給予情緒緩解復原的時間表,對於情緒何時好轉不要有預期時間。
  若您發現家中青少年在生活壓力中總是表現冷靜,要求自己要堅強努力,不允許放鬆休息,有許多自責甚至自殺意念,透露活得很辛苦的念頭時,應小心留意,若您也覺得困擾不知所措時,可尋求相關情緒調節課程與抒壓課程或心理師、身心科等相關專業人員,讓自己與青少年都有時間空間在生活壓力事件中得到適合的壓力因應方法,不鼓勵孩子壓抑忍耐,給予方法一起抒壓後聊聊心事,才能陪伴青少年度過情緒危機,預防自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