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跨出第一步,從尋找專業協助開始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跨出第一步,從尋找專業協助開始

臨床心理師 洪怡婷

小文是高中二年級的男學生,長得斯斯文文,個子不高,身形瘦弱,經常低著頭,話也少。成績向來不錯,但最近突然從前三名落到中等,再直直往下掉。經導師請輔導室協助後,同學不再對小文有類似霸凌的情況,但他的情緒狀態卻還是不穩定,課業似乎也回不去以往的狀態,甚至有同學說看過小文站在學校走廊上靠著欄杆發呆,一副好像轉個身就可能掉下去了。

第一次見到小文的爸爸,西裝畢挺、身材高大,講話方式很快,看似對孩子很關心,但說什麼都不相信小文有任何的狀況,當然完全不考慮帶著小文去就醫。

「這孩子哪有什麼問題?學校和補習班乖乖去,準時回家。心理師你說啦!這年頭誰沒有壓力?學生不就是這樣嗎?考試、念書、考試、念書,我也都這樣過來的啊!」

「我看他很好啊!確實飯是吃得少一點啦,他都在房間裡啊,半夜我看他燈都還亮著,他很認真啦!功課雖然稍微掉了一些,不過我相信我兒子,很快就會再拚回來的!」

「心理師,你說他半夜開燈不是在念書嗎?」

我心裡想著該告訴小文的爸爸實情,還是先安撫爸爸擔心的情緒?不過,小文爸爸是個聰明人,很快就知道我想告訴他什麼。

「心理師,我不相信啦!我兒子這麼優秀,學校老師竟然說他可能有憂鬱症!?怎麼可能!半夜開燈說是在害怕有鬼,有什麼鬼?我們家住了這麼久!風水好得很!師父我也請來看過了啦,乾淨得很!」

「我知道我兒子有自己偷偷跑去看醫生啦!上次我也跟他去過了,那醫生是怎樣?說我兒子再不吃藥很危險,我不同意我兒子吃藥啦!吃那什麼藥?精神科的藥就跟毒品一樣,我有朋友吃了就是一輩子依賴這個藥,他還這麼年輕,我怎麼可以給他吃?還沒十八歲耶!」

即便跟小文的爸爸解釋,藥物是暫時又有效協助孩子的方式,醫生會依照專業判斷,狀況有改善時,勢必會調整劑量。雖然孩子願意透過心理治療接受幫助,可是因為失眠的問題嚴重,導致孩子的情緒、思考和記憶力都難以負荷現在的生活壓力。如果能夠搭配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對孩子的幫助會更有效率。然而,小文的爸爸仍難以接受,認定孩子不需接受藥物治療,接著帶孩子參加宗教活動。

我們仍在學校持續每週一次的會談,情況時好時壞。小文覺得在學校已經改善很多,可是回到家裡,面對父親的酸言酸語,感到十分痛苦,甚至認為自己不該活在這個世界上,失眠的問題難解,害怕晚上的到來,加上缺乏藥物穩定精神狀態,以及越來越嚴重的精神症狀干擾,在一次偶發的壓力事件中,做了傷害自己的事情,進了急診室。

三個月後,我們在心理治療所見面,小文的爸爸帶著歉意說:「心理師,能不能再請你幫幫我們家小文?住院之後,小文有改善很多了,睡得著,回家之後也沒有再說什麼鬼了。可是醫生說,出院之後藥物方面要持續穩定地吃啦,不過如果能有長期的心理治療,會更有效果。我想來想去不知道找誰幫忙,就想到你了。」

現在,小文已即將是大一的新鮮人,申請到了他想就讀的校系,父子關係重新修復。父親也改變對精神疾病及藥物的想法,並且認同心理治療帶來的協助。小文當然找回了自信心,對自己更加的認識,對生命有不同的想法。至於父親曾擔心的藥物呢?小文還是需要藥物的治療,但藥量和劑量在醫生的把關下持續減輕中。心理治療方面仍持續進行每週一次,我們都共同希望在更穩定的情況下,再來討論是否結束療程。

也許這個故事您有點熟悉,也許看到某些自己或別人的影子。目前台灣的精神醫療以及心理治療、心理諮商的專業程度是值得被社會大眾所信賴的,每一位醫事人員受過紮實而專精的訓練,而心理層面的問題很多難以短時間就獲得極大的改善,需要耗費許多的時間、金錢與心力。可惜的是,許多迷思讓人無法踏出求助的第一步,若在一開始能夠接受適當且專業醫療協助,把握治療的黃金階段,治療效果就能發揮最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