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E世代進入滑世代─網路綁架逃脫攻略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從E世代進入滑世代─網路綁架逃脫攻略
桃園生命線協會-李潔玲 諮商心理師
包羅萬象的網路世界給予了立即的美好
  網路除了帶給人們便利性之外,更多的吸引力是高強度的娛樂,但無法擋的魅力則是輕易快速的成就感和人際網絡。不論是社群軟體、線上遊戲、影片創作平台,趣味性確實可以讓人隨時放鬆、舒緩壓力,同時心理的好多感受也立即被滿足了,與人聊天、結交朋友、分享生活、訴說心事、表達自我、能力展現、獲得肯定,這些平常並不是容易擁有卻經常渴望的需要,在滿足的當下似乎也體驗到相當美好的經驗!

「焦慮」是繃緊神經的困獸
  然而面對生活每天都是挑戰,不免會遇到事務困難度高、處理事項繁瑣、作業量過重、急迫程度高和他人關注等等精神壓力,這讓我們的自律神經處在緊繃且警覺的狀態下,時時刻刻都不能放鬆。這就是「焦慮」的來源,而焦慮的出現使身體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的變化,心理上則會有緊張擔心、急躁不安、信心降低的反覆,整個人變得鑽牛角尖又心浮氣躁。
  確實不太好受,而聰明的大腦有著『戰或逃』的機制,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交互作用與壓力抗衡,就是一陣對戰一陣逃跑。 適時的逃避對身心來說是需要的休息,能讓長時間的緊繃狀態得以紓緩,才能有下一次抗戰的能量。然而,若壓力程度較高、問題太過困難時,油然而生的「焦慮」就會讓我們陷入簡單且刺激性、連結性高的事物中,能夠立即獲得成就和人際滿足的網路是最即時的逃避慰藉。

青少年的成癮行為症候群
  過去用來處理成癮行為,通常運用的方式便是「處罰」,孩子若沉迷於上網,父母也許會採取斷網,並且要求孩子要做更多的家事、補更多的習、念更多的書。但事實上會發現換來的是劇烈的衝突,表面上網的行為的確是停止了,但孩子卻更有可能開始在大人無法掌握的情況底下,繼續滿足他被阻止的慾望。而你會好奇,那誰來阻止孩子持續上網?誰來阻止這些成癮行為?

「關係」與「意義」是最好的上癮
  網路所帶來的魅力絕對不只是玩樂的趣味,真正讓人成癮的是人對於「關係」的需要;而當處在焦慮來襲的時刻很難單靠自己紓心放鬆,利用網路也是為了找尋目標透過「意義」來幫助自己。20世紀許多科學家進行老鼠毒品實驗,讓老鼠單獨關籠只提供純水及含有海洛因的水,研究結果顯示老鼠幾乎都會食用含有海洛因的水且飲用量不斷增多直到死亡(藥物成癮)。直到1970年布魯斯‧亞歷山大心理學教授修改了這個實驗的環境變項,他打造了「老鼠樂園」的籠子,架設隧道、擺放彩球之外也放入更多老鼠相互互動,在能夠玩耍、交友、性伴侶的生活中,神奇的是籠中的毒水卻幾乎沒有被飲用,並沒有老鼠出現成癮行為或吸食過量的情況。人類中也有相似的實驗,越戰時期駐軍越南的美軍有兩成的士兵吸食過量海洛因,造成美國人民的恐慌認為這些軍人將會影響社會安全,有研究則追蹤那些士兵回國發現,他們並未嘗試戒毒卻有95%的人在回國後戒除了毒癮。
  因此關於成癮這件事,關係和意義的連結是破除的關鍵性因素,除了在臉書或IG有多少追蹤或按讚,更重要的是貨真價實能夠出現在生活圈中的真實人際關係以及真實有意義的目標。舉例而言,當青少年必須投入網路來尋求人際關係和遊戲成就,那麼換個角度思考,是否在他的學校與家庭生活中缺少了能夠依賴並且讓他敞開心胸對談的關係? 是否在他的學習與專長生涯中迷失了相信自己的信心且獲得肯定的來源?

對抗生活的壓力有更健康的逃避方法
  利用網路依賴程度量表做個自我檢測,了解自己是否過度依賴手機,也回過頭來想想是否生活中有太多讓自己焦慮的壓力源。好好地整理因壓力帶來的混亂思緒,能幫助自己減緩焦慮緊張的感受,也避免花費太多時間在網路上又產生懊惱。
  除了手機能幫助我們逃離不想面對的壓力,感受到煩躁的當下,也可以泡杯喜歡的飲品離開位置走一走跟同事閒聊兩句,有空時與家人朋友用餐談天安排外出踏青活動挑選戲劇或電影觀賞,是更好的逃避方法!
  瀏覽一下手機紓壓當然還是可以的,建議限制查看社群軟體的時間間隔半小時以上,選擇需要有累積能量才能繼續的遊戲,如旅行青蛙、農牧場養成遊戲等,給自己單獨放鬆的時刻,千萬別帶給身心更大的負擔!




文章參考資料:
Youtobe影片:Everything you think you know about addiction is wrong | Johann Hari-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9DcIMGxMs
Youtobe影片:關於"上癮" 的一切你所知道都是錯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BsmdX7EX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