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幸福的枷鎖_抑制(上)

  • 發布單位:衛生局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在成長的過程,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會讓我們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其中有好的、對自己有幫助的,也有不好的、不利於自己的。這些學習通常是潛移默化的進行,意思是說:給與(教導)的人當時未必清楚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是什麼,接受(學習)的人也可能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而出現在日後的生活裡。



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其中的一項:孩子因父母的「禁止」而學會的「抑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會出現許多的嘗試行為,而父母可能會以讓孩子產生「強烈不舒服感受」的行為來禁止孩子的某些嘗試行為,結果孩子在日後便會抑制做出被父母禁止的行為或類似的行為。



父母的哪些行為表現常會讓孩子覺得是在禁止呢?這些行為包括直接的肢體動作(用手推開、擋開、直指、或拉住)、臉色表情(冷酷、不悅、敵視的表情)、口頭的明白表達(不可以這樣、不應該那樣)與暗示(隔壁的大毛就是樂極生悲的寫照;你可以做啊!你給我試!試!看!)等等,這些造成孩子強烈不舒服的禁止行為對孩子而言,代表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做出那些行為,你會不被父母喜歡、甚至被父母嫌惡。倘若禁止的行為持續地出現,或是父母未能對孩子做出相反於不被喜歡、甚至嫌惡的安慰與彌補,這種禁止行為當然會給孩子極大的威脅感,那是每個孩子的恐怖夢魘。



因為父母在你表現某些行為的時候做出具有夢魘般威脅的禁止反應,之後在你想要表現出曾經被父母禁止的類似行為時,你就自然而然地會感到莫名的不舒服感受,企圖抑制自己做出曾被父母禁止的行為來讓那種莫名的不安消失,那種莫名的不安感受,我們稱為「焦慮」。焦慮的出現,就是表示內心預期將有威脅要來臨。當個體想要表現出曾被父母禁止的行為的時候,焦慮的情緒就會浮現,提醒個體「如果你表現出父母禁止的行為,你就將會被父母討厭、嫌惡」,所以你會抑制自己做出被禁止的行為來避免被父母嫌惡、討厭的嚴重後果。不幸的是,這種被父母嫌惡、討厭的害怕不一定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消退,而且當它出現的時候,我們也不一定知道當中的原委,我們也許只是曉得想要表現被禁止行為的時候,自己感到不舒服而已!但是,如果被自己抑制掉的行為是關係到本身能否獲得快樂的話,那就事關重大了!



舉個二毛的例子來說明「禁止」的發生與「抑制」的學會,以及抑制的結果。二毛小時候晚上怕鬼,就想要找媽媽抱抱,獲得安全感,可是媽媽卻常常面露嫌惡的表情,用手推開二毛,叫二毛「走開!別煩人!」,顯然媽媽在「禁止」二毛對她的親近行為,結果二毛在當時就學會了在自己孤單害怕的時候,「抑制」自己做出親近母親(獲得安全感)的行為,以免看到母親嫌惡的表情。相信當時二毛一定覺得很難受,因為感到害怕想要媽媽的安慰,可是如果接近母親卻會讓母親討厭,心中十分衝突。那麼學會的抑制對日後的二毛有什麼影響呢?二毛長大了,每次他想跟女友親近的時候,總會莫名其妙的不舒服起來,最後只好用逃避的方式來抑制自己做出跟女友親近的動作,以降低那種莫名其妙的不舒服。不過麻煩的是:二毛抑制自己做出親近女友的行為,雖然可以減低當時的焦慮,但是想要親近別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卻會讓二毛感到很痛苦,特別是在受到挫折的時刻,心中渴望的安慰與關心總讓他覺得遙不可及。抑制並不會讓二毛想跟女友親近的需求從此消失,它會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地一再出現!這樣的結果是二毛無法建立起與他人的親密關係,而且在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飽嚐焦慮的襲擊與孤單的痛苦,那樣的日子不曉得你是不是能夠想像?二毛的感受你是否能同理呢?我們來舉一個實際的故事,來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還有更精彩的、不過是在下一篇,敬請等待…………)



作者吳國慶心理師
出處桃園縣臨床心理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