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幫孩子打好EQ的基礎

  • 發布單位:衛生局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幫孩子打好EQ的基礎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某家速食炸雞廣告中,家長帶著一桶炸雞去懇親,但當孩子發現不是他期待中的炸雞時,隨即賴在地上大吵大鬧著說:「這不是××雞!這不是××雞!」廣告效果令人印象深刻。不過,為人父母們回想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求受挫之後的反應,是否也有幾分神似之處呢!
孩子成長過程,因語言發展尚未成熟,也無法精準的描述或表達自己的情緒,常以生氣、哭鬧、踼打人、大吼大叫、亂摔東西作為表達其受挫情緒的方式;但這種行為反而激起父母強烈的情緒反應,也沒辦法明白孩子在傳達什麼訊息,同時情緒化的行為讓父母難以安撫,在無力與挫折的情況下,索性不理會哭鬧的孩子,或者失控動手修理孩子,之後又覺得內疚,進而補償孩子,或者就讓事件自動淡忘,如此循環週而復始。在這個強調情緒管理的世代,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者做好情緒管理呢?
首先父母要能夠涵容(contain)孩子的情緒。所謂的涵容,指的是父母面對孩子強烈情緒反應時,父母能夠接收孩子所激起父母同樣的反應,但不是要父母把這些強烈的感覺做出即時反應,而是要保持冷靜仔細聆聽,試著理解這些強烈反應背後,孩子傳達的意圖是什麼,然後把對這些情緒的理解或轉化,再回映給孩子。例如:在好友聚會場合中,小孩之間因爭搶玩具而發生衝突,引發父母擔心別人以為自己的孩子愛計較的焦慮,被搶玩具小孩的父母通常會好言相勸,告訴孩子等一下沒關係(延宕)、可以先玩別的玩具(轉移注意力)、安慰孩子(安撫)等都無法化解僵局時,父母要思考的是,孩子內在發生什麼事?他這麼用力表達情緒,究竟要告訴大人什麼訊息?也許癥結點在於,別的小朋友拿起孩子手邊玩具的方式,讓孩子誤以為對方要據為己有;或者別的小朋友搶他手上的玩具過於粗暴嚇到他了…,父母再把對孩子情緒的理解,說給他聽。
依上述例子,如果父母卡在自己的焦慮中,容易覺得自己的孩子愛計較不講理,而更想用其他方式來控制孩子以符合父母的期待,可想而知,在不被了解之下孩子更無法平靜下來。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累積著對自己情緒辨識與理解的能力,並透過父母理解情緒後的語言,逐步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父母可謂是孩子EQ的啟蒙老師,而當孩子愈能辨識自己的情緒,並清楚的表達出來,自然增加別人對他的理解,可降低許多不必要的誤會,提高孩子與他人聯結的能力,對日後成長過程各階段的人際關係,有莫大的助益。
如果父母因為自身問題的困境,而無力瞭解孩子情緒背後的意義,只想尋求快速有效停止其情緒反應,就如大家所想的可能是以喝斥處罰、置之不理、哄騙、條件交換打發走孩子…等方法。試問,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有辦法理解自己內心發生了什麼事嗎?其實沒有辦法,他們只是反覆經驗到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說不出痛苦的感覺,這樣的情形下,情緒自然不好。更糟的是,他們早期的情緒經驗可能讓他們對情緒反應產生了錯誤聯結,例如:因情緒遭受處罰的孩子,他可能學習到的是:我的各方面反應如果引起他人的不舒服,我可能會遭受到痛苦的後果,人擁有情緒是錯誤的;又如被置之不理的孩子,所經驗到的是我如果吵鬧有情緒,是會被討厭被丟下不管的;另外,因情緒反應得到父母哄騙的孩子,長大後,無法信任成人所說的話或所給的承諾,長大後不容易信任他人;經驗到條件交換的孩子,學會利用情緒作為勒索策略,使父母儘可能滿足他,正所謂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身為父母者,可曾想過,要讓孩子在早期學習到什麼樣的情緒反應模式呢?這是值得思索的問題。父母也需要不斷檢視自己的狀態與情緒,才有心理空間做孩子的「情緒翻譯機」,而且這部翻譯機不會一次到位,需要透過不斷嘗試,只要你帶著非批判的眼光,願意試圖理解孩子,孩子會很快的給我們回應,讓你知道你說對了。能夠被理解象徵著被接納,如此下來,孩子不需要大哭大吵大鬧來表達,漸漸的,孩子的情緒也穩定下來,口語表達能力也會有大幅改善,不僅EQ變好了,親子之間多了很多事情可以討論分享,可謂一舉數得呢!

註:本篇文章中指稱的父母,也同時包含主要照顧者。

作者:諮商心理師謝秀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