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我的活力寶貝-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照顧者心理健康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我的活力寶貝-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照顧者心理健康
曾國紘臨床心理師
  「曾小宏,我看你是真的很想紅,一直舉手,這節課已經問了6次問題了,老師說過,這些問題等一下就會教到,不要這麼急嘛!」
  「王小明,要上廁所、要丟垃圾、要到櫃子拿東西,一節課就看你走來走去,這要老師怎麼上課?」
  「看哪裡?窗戶外面有什麼好看的?是有人走過去嗎?還是有小動物跑過去?看老師這邊,跟你說過好多遍,上課要專心,不然就會聽不懂。」

  在學校,尤其是在幼兒園與小學,總是有些孩子會一直被老師念,其中有一部份孩子會給人一種坐不住、不容易專心的感覺,老師就會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評估,是否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有兩大類症狀,注意力缺失與過動-衝動的問題。注意力缺失的方面,就是指注意力容易分散,可能是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或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因為不注意細節而容易犯錯;在過動-衝動方面,指的是行為上的不合宜,可能是肢體持續躁動,難以等待,或是衝動的話語或行為等。ADHD有其生理上的成因,所以,帶孩子到醫院做完整的評估,家長、老師也配合觀察、記錄與評估是很重要的,當然,學習如何引導、照顧孩子,以及照顧者的自我關照,更是讓家庭生活和樂平順及孩子的學校生活健康快樂的關鍵因素。
我的孩子是不是過動?
  通常,最常發現孩子過動或是有過動傾向的時間點是孩子進入學校的初期,在過去的經驗中,最常發生的情形是先由幼兒園老師發現並提出,而家長第一時間多半是懷疑或否認老師的觀察,認為孩子沒有「問題」。在親師溝通的過程中,正確認識與理解孩子在發展歷程可能會遇到的「困境」是很關鍵的,在彼此有共識的前提下,比較不會出現所謂「汙名化」或「被汙名化」的狀況,進而共同為孩子的最大福祉來尋求解方。家長、老師平時不妨也可以透過親職教育(課程、講演)或家長團體的成立與互動,以及各種新媒體的管道,主動多瞭解相關的資訊;當孩子出現可能是過動或其他診斷的徵象時,也可積極就醫,尋求專業意見,不要因為覺得「沒事」或是「長大就好了」之類的想法,錯過了協助孩子的良機。
  對家長來說,帶孩子就醫評估,經常是很難跨出的第一步,往往也是家長、家人之間最難面對甚至是造成家庭衝突的來源。常常會遇到的情況是,主要照顧者克服心理障礙後,終於下定決心要帶孩子就醫時,卻殺出程咬金,還得遭受家人、長輩的質疑,質疑主要照顧者的選擇,甚至否定主要照顧者曾經付出的努力。對主要照顧者而言,這樣的質疑與否定可能會為主要照顧者帶來強烈的情緒與挫折感。像這個時候,可以找支持自己的家人、朋友傾訴,或者跟孩子的老師或醫師討論如何與家人溝通,以及對外尋求專業的協助,透過各種方法幫助自己調適、自我照顧,讓自己更有能力可以面對這些壓力,甚至可能更進一步,讓原本反對孩子就醫的家人,成為自己的同盟。

我的孩子要不要吃藥?

  當確認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時,家長難免產生心疼甚至有點自責的情緒,同時還緊接著要考量的就是用藥的問題了。這是一個複雜的提問,除了最基本的對「生病」是否要吃藥的辯論之外,還要考慮副作用對孩子的影響,更多的時候,家長們會因為「不想讓孩子吃這麼多藥」,而望「藥」卻步。的確,藥物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對於吃藥與否,筆者也聽過太多理論、辯證甚至是爭執,但筆者認為,用藥與否這件事情,是一件需要跟專業醫師認真討論的議題,不管是藥量、效果或是副作用,家長與孩子都應該主動、積極地與醫師做雙向討論、回饋,除了釐清是否有副作用或反效果,更重要的是要主動發現藥物的幫助,給孩子正向的回饋。
  在藥物的正作用與副作用方面,當孩子使用了適當、適量的藥物後,可以讓孩子上課比較坐得住、操作更專心,也不會有太多衝動的行為,除了減少被處罰或糾正的機會,更能夠增進孩子的自信(因為專心而完成或瞭解課程內容),人際關係也可能因為衝動行為的減少而有所進步,不會一直都只是那一位「被老師罵的」同學,孩子因為意外受到大大小小皮肉傷的狀況也可能有所改善。一般來說,上述的成功經驗相對於長期因為ADHD而感到挫敗的孩子而言是很有意義的。成功的喜悅、快樂的人際互動、常常被讚美、鼓勵,對將來孩子的成長與人格發展,肯定是正向因子。當然,在心理方面,藥物的負向作用也可能會引發同儕或自我「汙名」的問題,以及對於藥物副作用的嫌惡感,這些問題可以透過老師對班上同學的引導,以及家長與老師對ADHD孩子自身的心理建設與輔導來處理,藉由同理孩子的辛苦、增強孩子在用藥後的正向體驗,以協助孩子度過心理上的難關。

我是家長,我可以做什麼?

  身為ADHD孩子的家長,雖然大多時間孩子仍是天使般的存在,但會漸漸感受到孩子「好動」、「不好教」、「沒在聽」,甚至會有一種麻煩製造機的感覺;開始上學後,來自學校的抱怨更是多如牛毛,來自課程參與、人際、學業等各種面向的狀況,讓家長不勝其擾。筆者在此提供家長及主要照顧者幾點建議:
  1.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家長可以透過接納與瞭解的態度,主動關心孩子的狀況,然後帶著孩子就醫或是參與治療活動。過程中雖然可能會遭遇到失望或是大大小小的衝撞,此時建議家長可以透過專業人員的協助,進行伴侶、親子或家人間的溝通,其實多數學校老師或是輔導體系也都很願意協助家長及孩子尋找相應的資源。對於孩子的狀況與疾病的知識越深入,可以減少未知帶來的不安,更有機會因為越瞭解而給孩子更多的包容與情緒空間,對於家庭的情感與孩子的調適都很有幫助。
  2. 一般家庭的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或父親的其中一位,或是阿公或阿嬤,其他家人對主要照顧者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但一般家庭普遍會有缺乏溝通的情況。以主要照顧者是媽媽的情形為例,媽媽可能除了要帶孩子就醫、處理孩子學校的事情、跟老師溝通之外,常常還要面對家人的質疑,甚至是伴侶之間的不同調,也可能因為其他家人不夠瞭解孩子的狀況,而針對片面的觀察就來批評媽媽。建議家人之間應該要常常溝通,甚至嘗試互換角色,主要照顧者可以試著告訴其他家人孩子實際情形並尋求支持,其他家人也應該要體恤主要照顧者的辛勞,以協助代替指責。當然,說得簡單,要做並不容易,必要時,主要照顧者一樣可以尋求外援,透過專業心理師或老師的引導、協助,來增進家人溝通品質。
  3. 家長的尋求幫助、自我成長:當我們面對所謂的「困難」、「問題」或是疾病時,常常會被種種的負向情緒包圍,這是很正常的。這個樣子的我們,有時候沒有辦法完全靠自己調整與因應,需要一些外在的協助。帶孩子就醫時,可以順便詢問醫療人員是否有家長互助團體,或是諮詢的資源;跟老師溝通時,也可以詢問老師,校方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建議。就像孩子生病需要看醫生,家長自己的情緒與因應行為,也是可以透過對外求助而得到抒解與指導的,當自己得到幫助,有所調節,除了心情上會比較放鬆之外,也會更能明顯感覺到孩子的進步,並且更有「耐心」地來面對照顧孩子的挫折感。
  4. 家長的自我照顧方法中,最簡單的就是「運動」與「呼吸」,若能找到幫手,讓自己能夠空出幾分鐘或半小時,建議放下您的手機,讓自己動一動、流流汗或是簡單甩手轉頭踢腳輕鬆一下;也可以在網路搜尋有關「正念」、「靜心」或是正念呼吸(放鬆)引導等影片學習,給自己一段時間放鬆心情,照顧好自己的心情之後,也讓自己更有力量來繼續陪伴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