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成年心智障礙者面臨的「愛與性」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成年心智障礙者面臨的「愛與性」
南投德安教養院社工督導 邱英哲

  阿銘(化名)是一個智能障礙輕度、28歲的成年男生,透過就業服務員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平時的生活單純,最大的興趣是玩手遊、上網,某天阿銘的媽媽收到阿銘手機帳單,竟然高達八萬元,仔細追問之下,才知道阿銘連上了目前最夯的網路直播室,短短一周內就用手機抖內(送禮)了新台幣8多萬元給直播主,阿銘的媽媽氣得直接報警…

  阿慶與小雯,兩個人是同住在教養院的院生,對阿慶而言,結婚、生小孩是他過世父親的遺願,也是他自己這輩子最大願望,但因為自己清楚知道是智能障礙,對於結婚仍有許多擔心,包含生小孩?料理家務?財務管理?獨立在外租屋、生活?…等都是他擔心是否可以處理得來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當中、生小孩會不會跟他自己一樣也是心智障礙者是她最擔心的問題…

  2006 年聯合國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而臺灣隨後也跟進,簽署第一份「臺灣身心障礙權利宣言」,專列「性別」議程,開始正視身心障礙者的性權利,同時努力提供適合的性教育,帶領他們建立正確的性觀念。

  而心智障礙類的身心障礙者的「性生理」與「性心理」發展, 由於障礙類別的差異,而有表達與溝通能力的限制,或認知理解上的落差, 再加上與社會的交互影響,造成他們在性知識、態度與行為更落後於一般人,也經常衍生出常見的問題:
  1. 無法掌握人我界限,不理解「超過」界線就是所謂「侵犯」或「被侵犯」,又或者面對欣賞的人會主動找人搭訕、表達比較直接,但因口語表達不佳、言詞匱乏、不擅長說感覺,就直接用肢體接觸表達,如:擁抱、身體觸摸或親吻。
  2. 親疏關係的判斷困難,不瞭解彼此之間有多熟,該如何互動?可以互動到怎樣的親密程度?又或者有時候很喜歡某個人,但也容易放棄,經常更換喜歡的異性朋友,也讓人容易誤解為對性很隨便。
  3. 生理上的好奇較為明顯,自我控制力較弱,會有過於直白的表達或超出界線的身體碰觸。
  4. 期待受到異性注意,會主動討好、取悅異性或同儕
  5. 缺乏風險評估技巧,對危險情境判斷不足,例如:網路交友的風險、網路送禮不知節制。
  6. 無法抗拒物質誘惑,容易接受其他人對價式的誘惑、交換,與異性發生性關係例如性交易、援交等。
  7. 缺乏受害意識,容易被人利用。

  但心智障礙的身心障礙者也是一般人,也渴望被愛和關心,會羡慕別人雙雙對對,也渴望談戀愛,希望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可以跟一班情侶一樣可以手牽手逛街、互相傾訴內心的想法等,更甚者,有心智障礙者希望可以建立更親密的關係,甚至組織家庭。

  所以心智障礙者的性需求議題是極為重要的議題,身為家長、專業服務人員應該採取怎樣的立場呢?在河和香織所著的「性義工」這本書有著不錯的見解:
  1. 談到心智障礙者的性問題時,必須是每個人先認清自己的性愛本質,否則就很難進行下去。
  2. 因為每個人對性的看法,會反映在處理心智障礙者的性問題上。
  3. 而且每個人也要謙虛的承認,有關性的問題,有些是沒有答案的,甚至必須在爭執中找出正確的方法。
美國學者Gordon的主張:
  1. 心智障礙者和所有人一樣,需要「愛與被愛」,需要肯定其價值,並接受其為性的個體。
  2. 他說:「在近乎完全壓抑與否定性慾的情況下,成熟的智障兒,在這充滿刺激的現代社會中,愈迷惑與不安。」

  身為家長、專業服務人員都應該要正視這樣的問題,而不是選擇忽略或者認為這是禁忌、不應該要討論的話題,如此才能有正確的心態著手處理心智障礙者的「性與愛」需求。


後記:
  阿慶與小雯於2017年完成他們的人生大事,教養院表示,阿慶、小雯2人2017年初已在外租屋生活,相處上相當融洽,平時阿慶都會接送小雯上下班,還會煮飯處理家務,就跟一般人一樣,只是面對未來的婚姻生活,管理家中經濟,以及購屋預算掌握等,仍有教養院從旁協助,成為他們兩位最強的後盾。

  阿銘的母親與社工討論後,目前也積極的評估是否協助阿銘辦理「輔助宣告」以及「身心障礙者限辦行動門號」,避免類似狀況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