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醉後人生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醉後人生
尚語身心診所主任 林治家諮商心理師

在希臘神話中,酒神戴歐尼修斯(Dionysos)是宙斯與凡人公主女子塞墨勒(Semele)所生。與其他兄弟姊妹不同的是,戴歐尼修斯一生命運乖舛。根據傳說,宙斯與賽墨勒的幽會被天后赫拉發現後,忌妒的赫拉設計讓懷孕中的賽墨勒被火燒死,而宙斯只能救下尚在賽莫勒腹中的胎兒並將之縫在大腿裡,直到足月才將他取出並取名為戴歐尼修斯。之後為了避免受到赫拉的迫害,宙斯將他交給女神寧芙(Nymph)撫養。戴歐尼修斯成年後四處流浪,在一次偶然中發現了葡萄釀的酒喝下後能短暫忘記心中的煩惱,忘卻身心曾受到的創傷與痛苦,從此他開始教導農民釀酒的方法,人們為了感謝他賜予葡萄酒因此以神明之禮相待,戴歐尼修斯因此被稱為酒神。而飲酒伴隨而來的微醺陶醉與歡樂狂喜讓戴歐尼修斯也被稱作歡樂之神或狂喜之神。然而因為赫拉的詛咒,酒神戴歐尼修斯不時會陷入瘋狂,有時是一個快樂善良的神,而有時卻又搖身一變成為一個野蠻無情的神。自相矛盾的形象正如酒精一般。有時讓人心情愉悅,有時讓人失去理智。

一般而言,在不影響身體健康與生活工作的前提下,酒精可以幫助人們放鬆,各種社交場合中也常見以酒來作為人際間的潤滑劑。適度的飲酒可以幫助人們調劑身心,為社交場合中帶來歡愉的氣氛。然而卻有一群被稱作酒癮者的人們,就像是被詛咒的戴歐尼修斯一般,為了忘卻身心痛苦而終日沉迷酒鄉間,顯得瘋狂與墮落,讓人不禁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酒癮者即使失去健康、工作、甚至是生活仍無法停止這樣的生活。

過往的研究者們普遍相信,人們會對一種物質成癮是因為這項物質本身具有成癮性,在使用這樣物質後,其本身的作用機轉會改變人們的生理機制導致對該物質產生戒斷症狀與依賴的狀態。但在1970年代,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心理學家亞歷山大(Bruce Alexander)卻不這麼認為。他提出越戰士兵的例子,指出90%在戰時吸食海洛因的士兵,在戰後返家後都可以輕易的停止吸食海洛因。因此他假設上癮的問題是來自環境,而非上癮者本身。為此他設計了一個實驗,在實驗中,他精心設計了一個寬敞、精緻、充滿食物與水和各種滾輪玩具,充分滿足老鼠飲食、交配、嬉戲的「老鼠樂園」,在這個空間中同時提供白開水與嗎啡水,之後將已被餵食嗎啡,確認成癮的老鼠投入到「老鼠樂園」中,結果顯示,在進入「老鼠樂園」後,這些先前出現成癮現象的老鼠,對於嗎啡水飲用量大幅下降,在多數情況下,這些老鼠選擇了白開水。這樣的實驗結果驗證了亞歷山大「引發成癮的並非是藥物而是環境」的假設。
時至今日,「老鼠樂園」實驗已被後來學者的實驗所推翻(學者提出當時實驗部分資料的缺失及實驗設計的缺陷,後續其他學者重複實驗也未得到相同顯著的結果)。且實驗中使用的嗎啡也與酒精在成癮強度與物質機轉不同。但我們仍能透過這樣的實驗來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們陷入酒癮中無法自拔?

人們各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往往是多元且複雜的,我們很難從單一元素來解釋來解釋酒癮行為。不論是因反對以懲罰為主的社會氛圍,而接受「老鼠樂園」實驗中成癮都受環境、社會關係影響,酒精本身不會令人上癮的說法。或是忽略社會環境對於成癮的影響,僅關注酒精與個人之間對於成癮的做法,都顯得將個體行為背後的的成因過度簡化了。

雖然成癮的原因是如此複雜,我們仍努力的嘗試以心理、生理、社會等面向來盡可能的充足的了解酒癮的成因。

以社會面來看,東方文化中的飲酒文化促使人們可能為了工作或社交的需求而不得不喝酒交際應酬。因此有一部分的人們為了滿足自身工作或社交的需求而比起一般人使用更大量的酒精。

以生理面來看,研究顯示,同卵雙胞胎其中之一有酒癮者,則另一雙胞胎較其他手足高出兩倍機率罹患酒癮。可見酒癮受個人基因所影響。

以心理面來看,酒癮者大多有有情緒壓抑、挫折忍受度低、容易焦慮或依賴等特質。飲酒可能是他們一種自我療癒的策略。

酒精本身及使用後的愉悅感本身即是一種對於酒癮者致命的吸引力,而酒癮的成因多元且複雜,每個喝酒行為可能有不同的動機,每位酒癮者的背後也都有一段故事,醉後的歡愉與生活中的壓力,在吸引力與推力間,可能會促使酒癮者透過使用酒精來逃避痛苦。若您的身邊有酒癮的朋友,比起指責與勸戒,不如好好了解他喝酒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也許更能幫助他們放下酒瓶,重新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