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原住民族的心理健康促進

  • 發布單位:心理健康科
  • 資料提供單位:衛生局

原住民族的心理健康促進
曾國紘 臨床心理師

  清晨六點,搜尋網路地圖一下,到復興區的小學要一個小時甚至要超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晚一點開始塞車,時間將會再大大的拉長;經驗上,要過大溪才有機會順暢點,但若是又不巧遇到北橫公路施工,又若是遇到一部開得太「安穩」的車,任何的車禍、任何的怪事,都會造成無法在8點前趕到。「哇,羅馬公路上的小學竟然要先經過新竹,從關西上山比較快到,而且,朋友說那邊的山路還比較好走!」我好奇再搜尋地圖路線,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清晨六點,車輕鬆開,可以北到基隆北海岸、南到台中,可以到宜蘭礁溪泡個湯;坐高鐵,可以到高雄!

  這是開車上山的日常。

  從自身的經驗,為了要及時趕上約在衛生所的心理諮詢,要提早一個多小時出發,個案也要想辦法來到衛生所,若個案有交通工具還好,如果是搭公車,班次可否配合也是個問題,為了一個小時心理諮詢,得花上大半天;或是偏鄉學校的心理輔導,一個孩子的服務工作要花上半天,三、五個孩子加上來回,一天就過去了,治療師心裡於是心滿意足了,趕快來安排下一次!除了交通問題,如何促進與促進什麼也都要重新思考。「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分族群或許沒什麼不同,但內涵上,不同文化、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確會有不同的詮釋,或者是期待。以下幾個部分,讓我們一起來思考。

  心理健康一直是相對個人化的議題,從某個方面來說,心理健康是一種從內在到外在的良好適應狀態,而帶著特定的迷思或刻板印象的有色眼鏡,很容易讓我們在面對個案時,忽略了特定行為對個案自我的特殊意義,因此,在促進原住民或任何人的心理健康工作上,破除既有的迷思與刻板印象,是很重要的部分。對於「他族群」,人們難免會有隨成長經驗累積而來的看法,或正向、或負向,都會為我們的心理健康服務帶來影響,若能試著以好奇心開放地去理解,就會發現族群內個體的多元性,進而因地、因時制宜地去服務;正在閱讀本文的您也可以想想,當您自己或所屬的族群被他人認為就是這樣、或就是那樣時,您會是什麼感覺?是的!光是「被刻板印象」本身,可能就會為人們帶來不舒服的感受,即使是好的印象也不例外,而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一直都不算少。

  大家可能聽過「同溫層」這個地方,有一種同溫層在天上,另一種在心裡,大家可能也常常到自己的同溫層取暖,反言之,若想要進到另一個同溫層,那自然需要有人引路。身為臨床心理工作者,被個案「不理」、「拒絕」是家常便飯,即便是自願前來,當個案感受到與心理師「一言不合」時,很容易就拉開彼此的心理距離,更不用說非自願、情緒障礙甚至是精神疾患的個案,常常,連有意義的靠近都難。引路人的重要性在此,不管是到個案家中(山上,有時方圓百米內只有一戶,實際上,有時沒有引路人根本找不到家戶)或是都會裡的原住民聚落,安排一個熟悉該處甚至是直接認識個案的工作人員,對個案與心理工作而言會是很有意義的事,不但增加熟悉感,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就心理師方面,如果可以長期熟悉一個地方,甚至直接成為該地的引路人,那就更棒了。

  資源的直接投入與彈性運用是我認為最重要,卻也力不從心的部分。從山區的交通問題談起,心理服務者與個案要見面,其實並不容易,個案方面除諮商的動機外,實務上,有機動性的問題,以交通工具為例,公車班次不多、山路行車不快也不易,一般市區心理服務常為定點、定時服務,在原鄉,有必要將部分調整成機動或到府服務。這樣的心理服務必然要比一般服務投入更多的資源,如同前面一直提到的時間,乃至於金錢、人力、物力,相關的單位必須認知到這是數倍的付出,而僵化的體制與法令,充滿「上限」的規定,往往成為原住民心理健康促進服務的最大阻礙者,不夠充裕的資源與幾乎沒有彈性的運作模式,僅僅為原鄉帶來了最基本的、定點的服務,無法真正符合原鄉的需求。這個部分,僅能希望政策的決定者在表示「重視」之餘,也能真正地、因地制宜地、彈性地行「重視」之決策,透過整體性計畫的落實,就不會只是將一般的心理健康促進方案原樣地複製到原鄉而已。

  從開始有機會到復興服務的幾年來,已經習慣有點趕的山路兜風行程。這樣的情景總讓我想到小時候年節大塞車的往事。當時,只有一條兩線道的中山高,年節時車子會塞到完全靜止,因為鄉下村莊的主幹道,往往就是主要的市集所在,除了攤販之外,平時這馬路都是「他們家的」,車隨停、人隨意走,路上的每一個人與每一個人都可以聊上幾句。隨著更多的交通建設完成,現在回老家的方式就只剩下國道一轉78快再轉61快,然後就到了,可以更快見到阿公、阿嬤,從前順道會經過拜訪的親戚家,現在變成得特地繞路,於是,一次次,走訪親友的行程就被跳過了,下一趟再去,下一次再去?嗯,這一趟就去!原鄉的風景,就是如此,彎曲起伏的道路,並不大條,想要改變些什麼,現在就可以開始。